文章日期:2022年9月26日
#Crypto #太幣 【明報專訊】證券業研究傳統企業時一般會有一個框架,對每一個行業都有相應的估值去判斷當前股價是否合理,即使新興的行業如生物科技、未盈利的互聯網公司,業內亦有一直為它們研究出新的估值方法,嘗試以較統一的方法例如市銷率去評估其價值,當然其準繩及客觀度值得商榷。另一邊廂,加密貨幣作為一個沒有業務支撐的資產,一直以來都與黃金受同一詬病,即投資者對未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難以定價,只可單純以當刻的供求去決定價格。有見及此,這篇文章希望嘗試用以太幣為例子,探索能否從基本面角度出發,研究出以太幣價格是否過高或過低。 翹首以待的Merge終完成更新 在進入比較量化的計算之前,先談談約一周前,以太幣Merge正式完成更新。加密貨幣挖礦(Crypto Mining)一直以來都需用上大量電力,導致巨量的碳排放,與現時全球推動ESG的方向背道而馳。因此以太坊基金會(EF)大約6年前便宣布計劃更新以太坊的區塊鏈機制,從以往的工作量證明(PoW)機制,轉換至權益證明(PoS)機制,預計可大幅減少99%碳排放量,但一直因技術問題而未成事。近日,這個名為Merge的計劃終於完成更新,將減少區塊鏈上的能源使用,而未來完成另一計劃Sharding後,亦會顯著提高其可擴展性和效率。可是,以太幣的價格卻於更新完成後數天下跌了超過15%,可見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除了常常在股市出現,同樣會見於數碼資產上。.... 更多 [原文連結]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幹事 [詹歷富 加密解碼]
Comments